政策为何改来改去目前,这是CBA最大的问题!
这几天,有身边的朋友问我一些关于CBA的问题,包括但不限于:“外援政策”、“比赛时长”、“升降级”...
最近又有消息称:
1、联赛计划将单节12分钟改为10分钟(与FIBA接轨),NBL已先行实施,CBA拟同步调整。
2、扩军计划。
2027年,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。
中国篮协于2017年授予CBA公司(中篮联体育有限公司)为期十年的联赛运营权,CBA公司由20家俱乐部联合出资成立,各队5%股份。
目前,篮协已启动规划研究,核心方向聚焦联赛结构改革。
这属于顶层设计,需平衡俱乐部利益、地区覆盖与商业可持续性。
未来联赛怎么走,我们拭目以待。
作为一个联赛的老球迷,我的一个真实感受:我们的联赛想真正迈向市场化与专业化,是很难的。
因为,很别扭。
就说一点,我认知里的,当前CBA最大的“矛盾”:既要服务国家队战略,又需兼顾商业生存。
这个矛盾带来的结果是什么?
改来改去,不断折腾。
别的不多讲,就外援政策这一点,就调整来调整去。
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联赛希望平衡商业利益、竞技水平与本土人才培养。
但是,外援政策这么多年来也一直都没有稳定下来,导致现在联赛对于高水平外援的吸引力是下降的。
当限制外援的时候,大伙会说,比赛质量下降,本土得不到锻炼。
当放开外援的时候,大伙又会说,时间都被老外占了,国内球员怎么成长?
事实上,这道题可以讨论到2050年都不会有明确答案,会一直摇摆下去。
限制?联赛成为温室。
放开?咱球员水平又不够。
那平衡点是什么?个人觉得,可以先放开东亚球员。每队可以选择一定的日本球员、韩国的黄种人球员...如果朝鲜有厉害的球员,也来吧!
如果连他们都竞争过...
但是,不管怎么改,深层次的矛盾是改不了的。
“CBA,到底为谁而活?”
大伙会发现,每次国家队输球,都会引发对联赛外援政策的讨论。
在我们这,国家队成绩是最大的导向。
如果中国男篮可以进奥运会,可以进大赛八强,管你联赛用什么政策都是对的。
如果中国男篮输菲律宾、输韩国,输黎巴嫩,你用什么政策都会有人指出问题...
所以,太难了。
如果是职业联赛的思维,是不需要考虑国家队成绩的。
西班牙男篮今年不也早早出局了么,你会说西甲不行么?
美国男篮输球,世界第七的时候,影响NBA赚钱了吗?
而在我们这,不行。
就得国家队有成绩。
整体来看,CBA在制度设计上仍服务于国家队成绩目标,职业化发展因此受到制约。
政策的制定与国家队的利益紧密交织。
这种影响体现在联赛赛程调整、球员管理、外援政策、青训导向等多个层面。
过去,也没少发生牺牲联赛完整性换取国家队集训时间的事情。
所以,国家队需求、俱乐部利益、市场规律这三方怎么平衡?
这是很难的一道题。
“学霸”姚明都一度焦头烂额,我们这些只会口嗨的看客,就更不懂了。
你让亚当-肖华来,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。
但可以确定的是,对于CBA,对于中国男篮,2027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。
届时,有世界杯。
最新资讯
-
若塔加盟利物浦5周年,红军官方发文缅怀:我们永远的20号
2025-09-19 -
熟人见面,前尤文主席阿涅利与博努奇在阿贾克斯主场相遇
2025-09-19 -
西甲工资帽:皇马7.61亿欧第1巴萨降1亿至3.51亿塞维垫底2200万
2025-09-19 -
英媒:水晶宫力争1月前与格拉斯纳续约,后者要求俱乐部展现雄心
2025-09-19 -
数据网站看好北京国安亚冠出线,首轮打平仍有66%晋级概率
2025-09-19 -
梅西是欧冠盘带历史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!
2025-09-19 -
4年之后,昔日巴萨天才终于在欧冠取得了进球
2025-09-19 -
这次的“齐鲁德比”不能不看!事关海牛保级也事关泰山荣誉,看场下兄弟如何“兵戎相见”
2025-09-19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